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風土人情

蘇少版五年級下學期音樂教案

2021年07月05日 21:35:3770

第四單元 碧野金山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民族音樂,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跳民族舞蹈,了解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特點,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興趣。 2、能情緒飽滿地、準確地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和《小巴郎,童年的太陽》。能伴隨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學跳藏族踢踏舞,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節(jié)奏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陽》伴奏。背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3、通過欣賞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作品,歌曲《牧歌》,交響音畫《美麗的哈納斯湖》,管弦樂曲《森吉德瑪》,鋼琴獨奏曲《孩子們的舞蹈》等作品,讓學生感受歌曲和樂曲的風格特點,了解藏族、維吾爾族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風土人情,以及對音樂形成的作用。 課時安排 課時 聽 唱 動 奏 拓展 第一課時 《在那東山頂上》 《我的家在日喀則》 歌表演(1):《我的家在日喀則》 藏族風土人情 第二課時 《牧歌》 《放牦牛的小卓瑪》 采集與分享:收集藏族歌(樂)曲 第三課時 《美麗的哈納斯湖》 《小巴郎,童年的太陽》 歌表演(2):《小巴郎,童年的太陽》 交響詩、音詩、交響音畫 第四課時 《森吉德瑪》、《孩子們的舞蹈》 我的評述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 唱:《我的家在日喀則》 2、 聽:《在那東山頂上》 3、動: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則》 教學目標: (一) 通過欣賞歌曲《在那東山頂上》,讓學生感受藏族音樂深長悠遠的特點。 (二) 通過學唱歌曲,學生能夠準確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三) 學生能夠了解一些藏族踢踏舞的特點和基本知識,隨音樂運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現(xiàn)歌曲的風格特點 教學重點: 學生了解、感受、體驗藏族民歌與舞蹈的特點和基本知識,從而能夠進一步熱愛中華民族藝術(shù)。 教學難點: 長音的對比欣賞,增強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韻味的聲音進行歌唱 教學過程: 播放音樂《走進西藏》學生進教室入座。 1、了解西藏的名勝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粋€神秘的地方,閉上眼睛,老師數(shù)一、二、三再睜開。(師點擊課件展現(xiàn)西藏風光圖片) 生:我們來到了西藏。 師:不知你們留意過藏族人民的穿戴嗎?你們能說說藏族服飾有哪些特色呀? 生:回答(師點擊課件,畫面出現(xiàn)藏族服飾圖片,師介紹)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了西藏的美麗和神奇。知道嗎?西藏還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東西,比如民俗風情啊,飲食文化啊等等,獻“哈達”就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節(jié),是向?qū)Ψ奖磉_自己的純潔、誠心、忠誠和尊敬。(師出示藏族人民獻哈達的場景) 2、了解藏民歌,聽賞《在那東山頂上》 師:同學們,藏族人民個個能歌善舞,西藏是歌唱家的搖籃,勤勞勇敢的藏族人民每天勞動之余會對著遼闊的草原、寬廣的天空放聲歌唱,你聽!那高亢、嘹亮、自豪的歌聲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師點擊課件,播放《青藏高原》,學生聽賞 師:瞧!抒情的旋律深情的歌聲,同學們都聽得入迷了!剛剛這首歌曲不知同學們有沒有聽過呢,你們還記得它的歌名嗎? 生:《青藏高原》 師:同學們,《青藏高原》是著名作曲家張千一的代表作,近年來他又創(chuàng)作了《青藏高原》的姐妹篇《在那東山頂上》,我們也來欣賞一下。 生初聽歌曲。 師簡介歌曲:這首好聽的歌曲由譚晶演唱,歌詞取自六世達賴喇嘛蒼央加措的一首情詩。歌曲具有民謠特點,在西藏很流行,當?shù)氐暮⒆觽兌枷矚g哼唱。我們也來學唱幾句。 師教學生哼唱歌曲前幾句。 生復聽歌曲,并跟著唱一唱。 師:同學們,西藏還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它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西藏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那就是日喀則。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在學歌曲之前請同學們先來欣賞一下,要求邊聽邊想: 3、學唱歌曲 (1)第一遍放錄音范唱 1)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這首歌曲的演唱順序怎樣的?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點擊課件)它的情緒是歡快、喜悅、自豪的……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同學們的表情告訴我,你們非常喜歡這首歌,下面我們帶著這種喜悅的心情一起來學唱這首歌,好嗎? (2)學唱歌譜 a、教師彈奏全曲,學生用“l(fā)u”哼唱(提醒聲音豎起來) b、分樂句跟老師唱譜,注意二四拍的強弱規(guī)律 c、重點學習10——13小節(jié),引導學生體驗站在高處放聲高歌的感覺。 師一句句教唱,著重教七拍長音。用手勢來表示七拍及下滑音。 (用游戲比賽來解決難點) 師評:同學們唱的都很好,如果長音再唱的連貫、流暢些就更好了! (3)第二遍放伴奏音樂,學生跟唱。 4、進一步感受歌曲 師播放影片《我的家在日喀則》,讓學生再次聆聽感受歌曲。 師:同學們聽得很仔細。在藏族,歌手常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來唱延長音,很有韻味。因為藏民族特有的自然環(huán)境,練就了藏族歌手們純凈而自然的嗓音條件,尤其那韻味十足的長音一下就把我們帶進了西藏的雪域高原。我們把《我的家在日喀則》中的長音再來試試效果? 5、學習藏族舞蹈 師:同學們,在藏族,每到節(jié)慶豐收的日子,人們就穿上美麗的節(jié)日盛裝,圍在篝火旁載歌載舞,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贊美。那同學們對藏族舞蹈有多少了解呢? 生:(回答)我知道有弦子舞、踢踏舞……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那接下來咱們就一起來了解、感受、體驗藏族的民間舞蹈 點擊課件(大屏幕:藏舞)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它還是一首踢踏舞曲呢?咱們今天就一起來感受和體驗一下踢踏舞的動律好嗎? 1) 教師講解動作要領,邀請學生上臺做小老師,集體學習踢踏舞基本動作。 2) 學生還可以把自己的衣服解下反穿當長袖 3) 學生分組練習,師巡回指導 4)聽音樂學生集體踢踏舞表演 (最后隨歌曲音樂,師生圍成圈邊唱邊跳,在一片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中結(jié)束)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聽:《牧歌》 唱:《放牦牛的小卓瑪》 教學目標: 1、通過《牧歌》的欣賞,使他們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牧歌》的旋律永遠流淌在學生的心中。 2、充分了解內(nèi)蒙民歌悠揚寬廣的旋律特點,感受無伴奏合唱的人聲美與豐富的和聲效果。 3、能用活潑、歡樂地情緒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瑪》,把握藏族歌曲的特點。 教學重點:體驗蒙古族民歌的風格,把握藏族歌曲的特點。 教學難點:唱好歌曲中的裝飾音和襯詞 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欣賞《牧歌》 1、師:我國有多少個民族?(56個)你們知道哪些民族?(學生自由說。) 2、師: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師請你們來聽聽這是什么民族? 歌曲《天堂》 3、師:有誰能介紹一下這個民族? 4、師:同學們都說的很好,可眼見為實,還是讓我們?nèi)タ纯窗伞?(視屏)蒙古族的風土人情 5、師:感覺怎么樣?(學生自由說) 6、師:蒙古族真美,不禁讓我想起一首歌(老師唱原民歌,并出示歌譜和歌詞) 7、師:你們聽過這首歌嗎?想說點什么嗎? (曲調(diào)悠長、速度慢、抒情、寬廣的旋律) 8、師:一起跟著老師輕輕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ㄓ肕唱) 9、師:我們再來念念歌詞怎么樣? 10、比較兩句 師:咦,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歌詞與旋律高低之間有著什么關(guān)系啊? 師:對啊,同學們非常聰明,這兩句的歌詞與旋律是相互對應的,第一句:藍天白云音很高,第二句:綠草羊群音也隨著歌詞變得比較低平。 上句:藍天白云——音高 下句:綠草羊群——音平 11、師:內(nèi)蒙民歌大體可分為長調(diào)和短調(diào)兩種,這首《牧歌》曲調(diào)悠揚,連綿起伏,節(jié)奏舒展,氣勢寬廣,是一首典型的長調(diào)。 12、師:就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唱唱歌曲吧! 13、欣賞《牧歌》 a、師:請你閉上眼睛聽,現(xiàn)在又想告訴我什么?(欣賞無伴奏合唱的《牧歌》) 師:這種只用人聲歌唱而不用樂器伴奏的聲樂演唱形式,就叫無伴奏合唱。那你們能聽出哪幾個聲部呀?(視屏) 師: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四個聲部組成的——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師引導生說:這四個聲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廣闊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潔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無邊無際的大草原)。 b、師:你們更喜歡哪一首《牧歌》呢?為什么? (更能顯出草原的寬廣、音色空曠優(yōu)美) c、師:咦!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首歌曲的開頭和結(jié)尾有什么特點? (引子和尾聲)引子意境寬廣、遼闊,音樂慢慢地響起來就好象從遠景拉到了近景。尾聲慢慢弱下來,而且有一種沒有結(jié)束的感覺,給人無盡的遐想。 d、師:通過歌曲的欣賞,你們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幸福、自由的民族) 師:那你喜歡這個民族嗎?讓我們一起再次來感受一下這種美麗寬廣、幸福自由的感覺。(復聽歌曲) e、師: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師也特別喜歡這首歌,還特地去收集了有關(guān)這首《牧歌》的舞蹈請大家欣賞。 師:你們還想說些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 師小結(jié):動聽的音樂加上優(yōu)美的舞姿,使《牧歌》更加光彩照人。 二、演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瑪》 師:同學們,放牧不僅是草原地區(qū)主要的生產(chǎn)活動,也是高原地區(qū)的主要生產(chǎn)活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青藏高原放牧的小朋友。 1、生初聽歌曲。 2、師:從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情緒? 生議一議。 3、師: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讓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風格,我們聽第二遍感受一下。 生復聽歌曲并議一議。 4、師小結(jié):裝飾音的獨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襯詞使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風格。同學們,你學過或聽過的藏族歌曲,哪些也使用了類似的襯詞和裝飾音? 生議一議。 5、師小結(jié):同學們,藏族歌曲的最大特點恰恰是這些特有的襯詞和裝飾音。下面就讓我們來學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瑪》。 6、出示樂譜,學唱歌曲。 a、用“LU”發(fā)音,跟琴模唱旋律 b、有感情地朗讀歌詞,了解“卓瑪”是藏語美麗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瑪”。 c、跟范唱默唱自學,說說難點。 d、師帶生逐一解決難點。 e、生完整跟琴唱。 f、男生唱,女生伴舞。(用上節(jié)課學過的藏族舞蹈動作。) 三、小結(jié)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蒙古族和藏族不同風格但都以放牧為主題的歌曲,這類歌曲還有很多,同學們課后可以收集一些并相互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陽》 聽:《美麗的哈納斯湖》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交響音畫《美麗的哈納斯湖》及新疆歌舞,了解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特點。 2、學生能夠情緒飽滿地、準確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陽》,并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節(jié)奏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陽》伴奏。 3、對交響音畫這種器樂類型有初步的了解,對欣賞交響音樂產(chǎn)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情緒飽滿地、準確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陽》,并體會到新疆音樂獨有的特點。 教學準備 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課堂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律動 1、學生在維吾爾族民歌《娃哈哈》的歌曲聲中,跟教師一起跳新疆舞蹈。 2、師生一起演唱歌曲《娃哈哈》。 3、教師用手鼓為學生的演唱伴奏。將學生分為三組,一組演唱歌曲,一組跳舞,一組拍手。 三、欣賞與感受 1、欣賞交響音畫——《美麗的哈納斯湖》 (1) 邊聽小提琴獨奏曲《新疆之春》邊欣賞展現(xiàn)新疆風土人情的圖片。 (2) 聆聽《美麗的哈納斯湖》的樂段及主題。 (3) 接著播放《美麗的哈納斯湖》,學生靜靜地聆聽,然后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樂情景,教師點評并小結(jié)。 (4) 請同學再次完整地欣賞樂曲,同時教師播放哈納斯湖風光圖片。 (5) 教師結(jié)合樂曲實例介紹交響音畫。 2、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陽》 (1) 學生欣賞樂曲,并隨著歌曲拍手或做簡單的動作。 (2) 簡介歌曲,說說歌詞的內(nèi)容?!靶“屠伞痹诰S吾爾族語中指兒童,“亞克西”的意思是好樣的,有表揚、夸獎的意思。 (3) 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陽》樂譜,學唱歌曲。 (4) 學生再次聆聽歌曲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樂句,用相同顏色的彩筆在樂譜上畫出來。再學唱歌曲。 (5) 分組通過歌唱、律動、打擊樂器伴奏等形式表現(xiàn)《小巴郎,童年的太陽》。 3、觀看舞蹈《天山歡歌》 (1) 介紹新疆歌舞: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是中華文化遺產(chǎn)的一部分,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流傳至今,傳播的媒介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情感的肢體語言。在新疆,你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歌聲、舞姿去判斷他的民族,判斷他所生活的地域。新疆歌舞品種多樣,個性鮮明,千百年來在族群中自然傳承,經(jīng)歷了時代的變遷,經(jīng)歷了風吹雨打,但它依然在民間頑強地生存著。 (2) 請學生觀看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歡歌》。 4、欣賞歌曲《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 由教師演唱歌曲《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請幾位學生為教師伴舞,其他的學生圍成圓圈拍手,感受新疆歌舞熱情奔放的特點。 四、教師總結(jié) 新疆是祖國的一塊寶地,各少數(shù)民族的歌舞都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寶貴的文化價值。相信通過這節(jié)課,各位同學已經(jīng)對新疆民族音樂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你們繼續(xù)關(guān)注新疆,關(guān)注民族音樂。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聽:《森吉德瑪》《孩子們的舞蹈》 動:我的評述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管弦樂曲《森吉德瑪》,鋼琴獨奏曲《孩子們的舞蹈》,讓學生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 2、能聽辨不同的主題,并能用蒙古族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樂曲。 教學重點:聽辨主題,感受樂曲風格特點。 教學重點:聽辨主題,感受樂曲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蒙古族舞蹈動作表現(xiàn)不同主題。 教具準備:鋼琴、磁帶 教學過程 學生在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瑪》的音樂聲中走進教室。 一、《森吉德瑪》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是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瑪》,森吉德瑪是一位蒙古族少女的名字。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先生根據(jù)這首民歌改編了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器樂作品,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管弦樂曲《森吉德瑪》。 1、生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情緒、速度等方面的變化,試著給樂曲分段。 2、生議一議并完成書上的表格 3、師小結(jié): 樂曲體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淳樸憨厚的性格,寫出了他們迎接解放時的歡欣心情。第一段以緩慢和安靜的旋律描繪出遼闊草原和無邊沙漠的大自然景象,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第二段的主題仍然采用第一段主題的素材,但加快了速度,使原來那段緩慢幽靜的音樂,頃刻之間轉(zhuǎn)為歡快熱烈的載歌載舞的音流,表達了蒙古族人民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 4、出示主題旋律并視唱 5、學生學習一個簡單的蒙古族舞蹈動作,師生邊唱邊舞。 6、師彈奏書上另一旋律片段,生聽 7、復聽樂曲,要求 ①聽辨剛才老師彈奏的旋律在哪部分出現(xiàn),舉手示意; ②在聽到主題旋律時加上蒙古族舞蹈動作。 8、再聽樂曲 學生分成二組,隨著第一部分的音樂,分別在強拍上吹奏re和la。 二、《孩子們的舞蹈》 師:接下來我們還要欣賞一首鋼琴獨奏《孩子們的舞蹈》。 1、生初聽感受樂曲的風格特點。 2、師簡介樂曲:1952年,作曲家桑桐以內(nèi)蒙地區(qū)民歌為主題,寫了《內(nèi)蒙古民歌主題小曲七首》。《孩子們的舞蹈》是其中的一首,生動地描繪了草原兒童天真、活潑的形象,具有濃郁的草原氣息。 3、熟悉兩個主題,師彈奏生輕哼。 4、復聽樂曲,聽到不同主題用手勢示意。 5、學習簡單的集體舞動作。 師講解兩個主題不同的動作,生練一練。 6、再聽樂曲,邊聽邊跳集體舞。 三、小結(jié)下課 第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1. 聽《黃水謠》《又唱瀏陽河》2. 唱《瀏陽河》教學目標:1. 能用親切、歡快地聲音演唱歌曲,表達對毛主席的崇敬和愛戴之情。2. 通過欣賞,能區(qū)分作品在演唱形式、音樂情緒、整體風格、歷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從而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表現(xiàn)意義。3. 對《黃河大合唱》有一定的了解。教學重點、難點:1. 音樂情緒的感受及表現(xiàn)。2. 歌曲教學中的一字多音及歌曲地方風味的把握。教學過程:一、 提問導入師:請同學們看這個現(xiàn)場畫面,到底是怎樣的音樂才會讓觀眾如此激動呢?(播放《黃河大合唱》現(xiàn)場演出時觀眾鼓掌的場面)生:氣勢磅礴的音樂,很感人的音樂,很令人鼓舞的音樂……(簡介冼星海與《黃河大合唱》)二、 聽賞《黃水謠》第一部分:聽第一段音樂,感受旋律的起伏 站在黃河邊,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部分:聽音樂,感受旋律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朗誦歌詞,體會意境。第三部分:與第一部分音樂相比較。 同一旋律不同的歌詞,表達不同的情感,應該怎樣來處理??偨Y(jié):旋律的變化 情感的變化 曲式結(jié)構(gòu)完整欣賞,跟著音樂哼唱歌曲。三、 學唱《瀏陽河》師: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哺育了我們中華兒女在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她所受的苦難,激起了我們保家衛(wèi)國的士氣,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在毛主席的號召下,我們?nèi)袊嗣癜l(fā)出了抗爭的怒吼。打敗日本侵略軍,解放全國老百姓,讓我們來聽聽瀏陽河畔的人民是怎樣唱的吧!1、欣賞《瀏陽河》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達贊美之情?2、再次欣賞,找出一自多音的樂句。跟琴分句模唱,注意咬字吐字。3、分析歌詞的特點(對答式)4、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齊唱、對唱、領唱)四、 欣賞《又唱瀏陽河》師:隨著時代的變遷,瀏陽河的人民不斷地開拓,她們憑著自己堅定不移的意志和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氣概,開創(chuàng)了又一片嶄新的天地。讓我們再來聽一聽宋祖英演唱的《又唱瀏陽河》。1. 欣賞全曲。2. 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3.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獨唱、伴唱)4. 比較《瀏陽河》和《又唱瀏陽河》的相同點和不同點?5. 再次欣賞。五、 總結(jié)下課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