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 » 風土人情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2021年07月14日 04:58:00110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東北地區(qū)從歷史上看就是屬于我們中國的,處于華夏文化圈內。一直受著中央政府的有效統(tǒng)治。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哪里是東北呢?廣義上講,東北地區(qū)包括黑、吉、遼三省以及內蒙古東部的廣大地區(qū),甚至河北省的部分地區(qū)。在關里人看來,東北就是一關一山,那關叫山海關,那山叫關東山(它在山海關以東,所以叫關東山,另個名字現(xiàn)在更出名:長白山),其實東北何止這些呢?呼倫貝爾大草原、東北大平原、大小興安嶺又有長白山,江河湖泊縱橫交錯。。。。。??傊y(tǒng)稱就是白山黑水,在這個廣大的區(qū)域里的人們主要講著“東北味"的普通話。正如有西北味、西南味、華東味、華北味、華南味、華中味等等的普通話一樣。學會普通話,走遍中國都不怕。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其實東北話也不是鐵板一塊,分著幾種主要形式,我先按我的思路分解一下: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從地域上劃分: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ㄟ@里包括內蒙古東部地區(qū)東四盟)。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特點就是從南向北,口音越靠北越厚重粗獷。遼寧的口音相對薄、柔、慢;而黑龍江省的口音最厚、剛、快,它主要包括黑龍江省以及吉林靠近黑龍江省的部分地區(qū),另外內蒙古的東部地區(qū);吉林省的口音就介于遼寧和黑龍江兩省口音之間。

東北處于山海關外,歷史上是關外民族!可東北話為啥接近普通話?

從歷史上看:

東北話來自于官話,當然了這個官話自然是漢語的官話,從唐開始到滿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個政府的漢文官話,一直影響下形成的。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朝代就是明清兩代,尤其是清朝。這其中夾雜了大量的外來語和本地各少數(shù)民族的本地語,外來語比如朝鮮、日本、俄羅斯,本地語主要是來自滿族和蒙古族。而漢語官話主要來自以北京為中心的輻射圈。比如山東、河北、河南、山西、熱河等等省份,也就是華北平原的范圍內各種北方官話。明朝最初定都南京,后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因此實際上北方官話必然受到南方官話大量影響。因此東北話實際上就一直受著傳統(tǒng)官話影響,它實際上從唐開始慢慢就存在。若說更早的時期,漢化融合要推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漢名元宏。再久遠的就要追溯到匈奴時期的民族融合和吸引了。鮮卑、契丹、女真、蒙元、滿族總體上都來自于東胡,也就是廣義上的大東北地區(qū),比如鮮卑來自于大興安嶺地區(qū),而蒙古族來自于色楞河、肯特山地區(qū),在黑龍江的上游區(qū)域地區(qū)。契丹來自遼河上游,女真和滿族來自于長白山和小興安嶺地區(qū),好了,不能再說詳細了,否則就扯遠了,也不是重點了。

這些朝代,東北地區(qū)都在中央政府的管轄范圍內,因此也就極大的受到中央文化圈的影響,比如清努爾哈赤,實際上是明朝地方上的一個部落酋長,領明朝的官銜和俸祿,是明的臣子,因此他從遼寧漢族官員那里學習的漢語就一定接近明朝北京城的官話。而當滿清入住中原了,必然會給北京的漢語官話帶去東北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一些詞匯和方言。大家不妨去聽一聽滿清最后一位皇帝的講話,那口音就介乎現(xiàn)在北京話和東北松花江大拐彎處,比如哈爾濱等地的口音。

從近代承襲上看:

遼東半島和鴨綠江以及長白上部分地區(qū)的東北話更接近膠東口音,也就是山東味的普通話;遼西等地的東北話更接近唐山口音,也就是河北味普通話,靠近內蒙的地區(qū)就有內蒙的影響,靠近俄羅斯地區(qū)的就會受到一些遠東俄羅斯的影響,靠近朝鮮地區(qū)的就會受到一點朝鮮影響,這些所有因素都會向中心傳導和繁衍,東北中心地帶就融合了眾多語言,所以形成了獨特、獨立的語言風格:地道東北話。

新中國成立,四野從東北一直解放到海南島,部隊的主要成分就是東北人、山東人、河北人。而祖國首都最終確定在北京,距離東北近,而且大量東北人涌入北京等華北地區(qū),互相的交流和互動多,因此東北話就跟普通話接近。

另外東北地區(qū)雖然是邊疆地區(qū),但是是文化大省區(qū),普通話的普及工作做得非常好,因此東北話與普通話更接近,尤其是哈爾濱、長春、沈陽這幾個連線的軸心城市地區(qū)更是接近普通話。

打開話匣子就停不住,車同軌、書同文,方便交流和互動,作為我們大中華繁榮昌盛不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這是必由之路,而這里面就有我們每個華夏人的音容笑貌,這音里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心聲。學會普通話,走遍中國都不怕。

一家之言,多有偏頗,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多交流和分享。

評論列表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